close

內容來自sina新聞

文化引領城市,給佛山帶來什麼?

  7月22日,佛山將開始為期兩天的第五次城市升級現場巡查行動,實地檢閱35個節點的改造升級工作。作為佛山城市升級三年行動計劃收官之年,以及佛山主官"劉魯配"確立後的最新一次巡查,本次行動或許被賦予瞭比前幾次巡查更多的意義--

  在6月20日於西樵山腳下舉行的禪城、南海、高明三區旅遊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儀式上,佛山市委書記劉悅倫發佈"佛山城市新宣言",提出在三年計劃之外續寫篇章,實現從"城市升級"向"城市升值"的轉變,從高度、廣度、深度三個維度提升佛山城市內涵,在文化傳承中實現城市升值。

  某種程度上,本次現場巡查活動既是在總結過去,也是在探尋未來。而在35個巡查點中,占據頗高比例的文化設施選點,如南風古灶、綠島湖、國藝影視城、千燈湖、三水新城文化活動中心等,印證瞭劉悅倫"在文化傳承中實現升值"的城市新走向。

  如何在現代城市運營中傳承本土文化?文化引領城市升值,又將給佛山帶來什麼?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再次走進南海西部,對"文化引領城市"的西南海實踐,進行一次"再巡查"。

  四年成長史??

  西樵山做瞭什麼?

  西部南海,是無可爭議的佛山文化資源最集中的一個區域。

  其核心西樵山,有新店房屋增貸著4500萬年的歷史。在6300年前,就已成為南中國最大的石器制造場,影響甚至遠至東南亞。自明代起更是成為理學名山,走出湛若水、方獻夫等理學名傢,孕育出康有為、陳啟沅、黃飛鴻等歷史名人。去年,西樵山憑借其"歷史文化景觀資源的稀缺性",成為佛山首個5A景區。

  如何在城市升級之中,用好這個嶺南文化的資源高地?這是過去幾年南海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於是,在2010年南海將全區劃分為東、中、西三大片區統籌發展之後,有瞭西部南海的新定位:"文化南海",並在同年確立"文翰樵山·最嶺南"的文化品牌。這是佛山首個、也是省內少有的明確以文化為主題發展的區域。

  在這一定位下,過去4年,西部南海投入大量資源,梳理、修復大量歷史文化資源,並將之融入城市建設之中:曾是西樵山歷史上主要出入口的西大門,被重新規劃開發成為聽音湖片區,項目總投入超過50億元,建設包括樵山文化中心、樵山大道、特色旅遊景點、嶺南文化產業載體等項目,力圖將其打造成為"文翰樵山"嶺南文化高地的核心區、西樵山旅遊文化的主門戶和形象窗口,重現昔日盛況。

  在距離聽音湖畔不遠處,樵高路與樵山大道交匯的地方,一期投資約3.1億元的官山人傢項目正在深入設計,未來,這裡將建起一座以官山湧支流吉水湧為中心,呈現嶺南水鄉村落"橋-樹-市-埠"風格的官山人傢建築群。

  沿著西樵山走上一圈,這樣修舊如舊,彌漫著嶺南文化氣息的建築還有許多,一條"佛山文旅街"由此走向成型。

  記者梳理發現,僅是在這條"文旅街"上,聽音湖片區(含骨架路網建設、聽音八景、官山人傢等項目)、國藝影視城、嶺南文化研究院(新三湖書院)、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園、南海博物館等5大項目,投資總額就超73億元。而從項目竣工時間來看,集中在2014年及2017年完成。

  可以發現,以西樵山為核心的西部南海,已經成為全佛山文化設施投資力度最大的地方;而以南海西部為樣本的南海,也有望成為"文化引領城市"最先顯現成果的一個區域。

  兩張王牌??

  讓"制造佛山"與"文化佛山"融合

  一直以來,文化因其投入大、見效慢且產出難以衡量等原因,在珠三角地區處於較為尷尬的位置。西部南海為什麼在規劃和投資層面,如此"實打實"地集中發力文化設施建設?

  6月20日,佛山市委書記劉悅倫在西樵山腳聽音湖片區發佈的"佛山城市新宣言",或許可以為西部南海4年所為作出註解。當天,親眼感受聽音湖片區從一片舊廠房,變成如今山清水秀的模樣,劉悅倫感觸頗深,並在隨後舉行的禪城、南海、高明三區旅遊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上,發佈瞭這一宣言:未來,佛山將從"城市升級"走向"城市升值",從高度、廣度、深度三個維度提升佛山城市內涵。而深入發掘這座"千年古鎮"的文化內涵,將嶺南傳統文化和先進城市文化充分融合,在文化傳承中實現城市升值,將是一條極為重要的路徑。

  這番宣言背後,是佛山兩大核心競爭力:強大的制造業城市形象,與嶺南文化發源地的形象長期處於割裂狀態。一直以來,佛山作為廣東乃至全國聞名的制造大市,聲名斐然,各級政府對於產業方面的重視與扶持更是不遺餘力。但對於自身悠久的文化底蘊,雖有局部的閃爍,但一直未能成系統地深入挖掘,乃至活用。

  制造業成就瞭佛山的赫赫聲名,也成為瞭佛山城市升級的核心驅動力。但當佛山宣告從城市升級到城市升值,當佛山亟須為新一輪發展註入新內涵和新動力,以文化提升城市的全新吸引力和競爭力,已經成為瞭無法繞開的必由之路。

  如何讓城市更有吸引力?於是,南海西部有瞭上述行動,一方面通過保育和挖掘,房貸信貸上市股票信貸年息借貸增貸轉貸讓源遠流長的西樵山文化得以傳承、輸出;另一方面,則是試圖通過本土文化註入,提升城市內涵進一步提升競爭力,使文化成為除瞭制造業外,城市發展的另一大動力。

 未來趨勢??

  以文化投資調動市場升值城市

  而文化引領城市升值,將給佛山帶來什麼?西部南海,正在貢獻一份答案。

  在南海西部的重點文旅項目列表上,可以看到一系列的市場投資:位於西樵山南門的國藝影視城,由香港國藝娛樂文化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開發,總投資額超過20億元。目前該影視城拍攝基地已拍攝《葉問終極一戰》、《情逆三世緣》等二十幾部電影和電視劇。按其項目負責人預估,從11月開始,每年會有50個左右的影視劇組前來拍攝,以及大量的後期制作團隊。以此為帶動,開發旅遊產品,可以為西樵山帶來150萬左右的遊客。

  在與之相距不遠的西岸,由廣東中旅(南海)旅遊投資有限公司投資60多億元建設的南海灣旅遊產業園,也已啟動新的景區的改造升級工作,計劃建成水上歡樂世界旅遊區、道傢文化旅遊區、森林生態休閑區、國際養生休閑度假區、山林陸地公園區、生態保育區等"六區"。

  更遠一些的九江境內,九江酒廠有限公司將投入3億元,建設"南國酒鎮",其中一期為廠區本部改造;二期為融合釀酒、藏酒及旅遊休閑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生態釀造區建設;三期為西江邊"南國酒文化博覽中心"創意產業園建設。

  資本逐利。數以億計的企業大手筆投資,或可視為市場對於西部南海4年來"文化引領"理念與實踐的認可,一個"以文化投資調動市場資源"的城市升值之路,已經成為西部南海的重要路徑。

  文化與市場的雙向激活,正從西樵山出發,走向更廣闊的層面。

  過去4年裡,南海西部以西樵山為中心,逐步打通西樵、九江、丹灶三鎮內部文化資源,形成"南北文旅脈"之外,還向東、向西伸展,沿著祖廟、嶺南天地、南風古灶、西樵山、皂幕山等,梳理出瞭一條橫貫佛山,呈東西走向的嶺南文化脈絡。"這是一條嶺南文化孕育、變遷與傳承之軸。"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鄧偉根說。

  以此為基礎,南海嘗試發動這條東西文脈所經區域聯動,整合資源走向更大的市場。此舉得到佛山市以及其他兩區的認可,6月20日旅遊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正是成果之一。

  未來,圍繞東西文旅脈,禪南高三區將逐步擺脫過去各區"單打獨鬥"的發展模式,轉而優化整合各區資源,走向"對內更抱團,對外更開放"的發展方向。用佛山市常務副市長區邦敏的話說,就是"讓西樵山融入中心城區,也讓中心城區擁有西樵山。"

  ■延伸

  古村群:從工業化幕後走向城鎮化臺前

  身為中國古代四大名鎮之一,佛山歷史文化悠久,古村群便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工業文明和城市化不斷推進的過程中,佛山的不少古村完好地傳承瞭歷史的滄桑和文化的厚重,成為嶺南文化的鮮活註腳。如今,面對城市從升級走向升值的新課題,古村仍將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提及古村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南海西部是做法最清晰,效果最先顯現的一個區域。這些年,位於西樵的松塘村多方籌集資金,投入近200萬元對村內古建築和珍貴文物進行修復。村民們還自發制定並全體表決通過瞭《西樵鎮松塘村村規民約》,要求村內的有證土地、祠堂、民居等項目的改造,應當保持古村嶺南建築風格。

  當前,不少古村旅遊開發,走的模式大多是將原建築保留,將原居民遷出,然後建各種旅遊配套。而松塘村,村民依然生活其中。"松塘村仍然是屬於松塘村民的村落。"2011年,西樵鎮政府成立西樵鎮松塘村保護與旅遊開發管理委員會,負責全面統籌和推進松塘古村保護和發展工作。松塘村遵循政府和村民形成共同體合理開發的原則。就在去年,松塘村成立瞭松塘旅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1200股股份都由村民持有。

  實際上,不僅是松塘村,南海西部古村落都是謹遵保護開發的原則。

  位於丹灶的仙崗村,擁有葛洪傳說、中秋節燒番塔、扒龍舟、舞獅子等優秀的非物質文化,其中"葛洪傳說"已被南海區公佈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位於九江的煙南村,規劃嚴整,肌理尚存,保存瞭大量清代古建築群;同時,村外河湧交錯,小橋流水綠樹成蔭。

  通過各種遵循文化傳統的改造和活化,南海西部的古村正集體從工業化的幕後走向城鎮化的臺前,成為佛山城市升值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佛山文化中心"大旗西樵能否扛得起特約評論員 龍建剛

  ■評論

  今日,佛山開始第五次城市升級現場巡查。在佛山過去三年城市升級的恢宏大盤中,以西樵為代表的南海西部非常搶眼。它出色的表現不在於體量的大小,而在於貢獻的特殊:作為佛山唯一以文化旅遊為主攻方向的板塊,西部南海以攻堅者的勇氣和智慧,成功化解瞭外界對南海"文化引領戰略"的擔憂和疑慮,更為佛山從城市升級邁向城市升值探索瞭一條道路。我們已經聽到一種聲音--以中山大學嶺南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溫春來為代表的一批廣東學者提出:西樵山為中心的南海西部具備成為"佛山文化中心"的潛力。這是一種肯定,更是一份期許。

  在以組團城市為特色的佛山,任何"中心"的提議都可能招惹麻煩。除瞭市委、市政府所在的禪城被公認為行政中心之外,諸如經濟中心、文化中心之類的定位還沒有取得應有的共識。如果禪城舉旗,順德、南海不會服氣;如果順德吹號,禪城、南海也不會心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盡管嘴上不說,心都在行動。禪城、南海、順德時刻都在博弈,目標都瞄準"中心"這個定位。這不是佛山的無奈,而是佛山的精彩。因為這樣的博弈,既讓佛山的格局避免過早固化的可能,也為佛山未來提供瞭更多的可能性。

  以西樵為代表的南海西部就是其中的可能性之一,它的潛力和前景均來自文化。

  如果從歷史文化出發,西樵在佛山30多個鎮街中坐上頭把交椅,這應該沒有多大的爭議。但如果就此斷言西樵可以成為佛山的文化中心,勢必有很多人反對。因此,針對一批廣東學者的預言,我們有必要做一番嚴肅的討論。

  佛山是一個有歷史、有故事的城市,歷史文化遺跡很多,但被學界權威以"文化"來定義的唯有西樵山一處。古典文獻中有一句流傳甚廣的定評:"南粵名山數二樵",其中一樵就是西樵山。這座名揚天下的"理學名山",哺育瞭一批影響歷史的風雲人物。從那裡走出的康有為,即使沒有震驚世界的"變法",僅憑他獨具一格的書法就足以登上中國文化的殿堂。其貢獻和影響,佛山現在沒有、未來也很難有人可以比肩。說他是佛山文化人物的坐標,世界一點不會懷疑。

  如果說康有為代表佛山文化的"道",那比康有為大兩輪的陳啟沅則是佛山文化的"術"。他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先行者,亦是佛山制造的奠基人。如果再加上黃飛鴻這個武術文化符號,我們就基本可以找到佛山精神的支撐和源頭。這樣的底蘊,就是我們討論西樵是否可以扛起佛山文化中心大旗的底氣。

  文化是一種積淀。西樵的力量不僅來自歷史的存量,更來自現實的增量。

  西樵山是佛山首個國傢5A級旅遊景區,南海西部也已被確立為"國傢旅遊產業聚集(實驗)區"。佛山獨此一傢,別無分店。站在西樵山上,我們可以看到鋪排而來的南海博物館、南海會館、吳傢大院歷史文化街區、嶺南文化研究院、中國康有為書法藝術院、朱九江紀念公園、官山人傢、"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區,以及呈帶狀分佈而又和諧共處的農耕文化、水鄉文化、工業文化、宗教文化......因為文化的強勢植入,這裡的城市升級不是停留在司空見慣的物理性改造層面,而是在塑造西部南海向價值鏈高端逼近的格局和力量。

  放眼佛山,西部南海擁有最優質的文旅資源、最鮮明的文化主題、最清晰的文化藍圖以及最堅決的文化態度和最果敢的文化行動。三年之前,南海提出要探索一條文化與產業、城市、環境、社會共生共融的發展新路的時候,有人鼓掌,但更多的是懷疑,因為佛山的歷史從來沒有這樣的選擇和路徑,更無成功的案例可循。南海的勇氣是基於嚴密的邏輯判斷:地區發展10年比經濟,50年比制度,100年比文化。擔當文化旗手的西部板塊雖然還在路上,但已有的效果證明這條道路是可以走得通的。

  南海正在向世界講述一個故事,"最嶺南"、"文旅第一級"、"文化殿堂、精神祠堂"是這個故事的指向。南海所使用的關鍵詞始終都在回避"佛山文化中心"這個敏感議題,但明眼人可以看出,能夠做到"最嶺南",當然就是"最佛山"。

  走過三年歷程的佛山城市升級正在向城市升值推進,對文化的關切和追問必將成為這一進程的轉折和標志。這樣的背景,將構成我們深度發現西樵價值的理由。以西樵山為核心的西部南海也許沒有必要繼續遮遮掩掩。扛起"佛山文化中心"的大旗,或許有些沉重,但負重前行,腳步更為踏實和堅定。

  今天的南海,應該擁有這份自信。

  (作者系資深時事評論員)

  撰文:黃艷姿 盛正挺 葉潔純 周秦 統籌:林煥輝



敬請關註"foshanleju"

新聞來源http://fs.house.sina.com.cn/news/2014-07-22/08424309661.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reddieg81 的頭像
    freddieg81

    freddieg81的部落格

    freddieg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